校友新闻
首页  -  校友服务  -  校友新闻  -  正文
一腔热血守护公平正义 ——记公安部“二级英雄模范”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罗占军

来源: 时间:2021-07-01 点击量:




罗占军正在对涉案物证进行分析。(资料照片)

通讯员 襄公宣 全媒体记者 黄金晶

开栏语

他们,头顶警徽、肩负职责,将正义的承诺践于行。他们,脚踏大地、丈量平安,将群众的安危系于心。舍生忘死缉凶顽,血肉之躯写忠诚。他们是犯罪分子的克星,也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。他们的名字,就是人民警察。

为展现新时代襄阳公安铁军牢记初心、忠诚为民的风貌,本报今日起推出《襄阳警星》栏目,大力挖掘和弘扬基层民警的事迹,引领更多的民警以更加忠诚干净担当的态度投身公安工作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阳而努力。

担任法医28年,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罗占军亲手检验了案件检材4万余份、尸体3217具,他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1768名,直接侦破疑难命案等刑事案件2300起。从警以来,他用手中的手术刀为生者代言、替死者维权,用精湛的技术写下守护公平正义的履职篇章。

1993年,罗占军自同济医科大学毕业,从一名普通的法医干起。在“师父”们的指点下,罗占军常常蹲在尸体旁边专心解剖。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,让他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。为了不影响工作,他偷偷系着固定带坚持解剖。

从警几年后,罗占军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,被同事们誉为襄阳公安“罗快刀”。

2020年6月,保康深山里发现一具尸体。时值暑期,尸体高度腐败,面目全非,爬满蛆虫。罗占军带领技术人员不顾山路陡峭,仔细勘验、检查、取样。

到达现场后,他用镊子夹起一条条蠕动的蛆虫测量长度,分析比对这些蛆虫的生长数据,再以此判断凶手抛尸的时间,为案件侦破找到了突破口。

长期与血腥现场、腐臭组织甚至灰尘、毛发打交道,对常人来说难以忍受。但自从干了这一行,罗占军总是第一个走进现场,最后一个离开。“破除迷雾、揭露真相,虽然挑战艰难,但作为党员,我责无旁贷。”罗占军说。

对物证的收集检查,犹如大海里捞针。找出正确的证据,让真相浮出水面,对每一名刑事技术人员而言,都是一场考验。

2018年9月,高新区的小树林中发现一具女尸。尸体已经白骨化,DNA检验未能找到尸源,也没有当地失踪人口报警,侦查陷入困局。

当时,已经是高新区公安分局政治部主任的罗占军被叫过去一起会诊。他带着刑侦民警重新收集案发地周围的物证,和大家一起对现场周围的泥土过筛子检查,力求不遗漏任何线索。终于,一个沾满泥土的金属吊坠进入大家的视野。

吊坠是否与案件有关?它的身上又藏着什么信息?罗占军翻来覆去研究,最终从饰物背面一道肉眼无法辨别的痕迹上找到突破口。通过这一线索顺藤摸瓜,侦查人员最终锁定了一位男性,将这起命案成功告破。

DNA有时被称为“遗传微粒”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DNA检验鉴定技术以其快速准确的定性成为警方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。

2002年,襄阳市公安局决定由罗占军牵头组建DNA实验室。面对缺员、缺项、缺钱、水平低等问题,罗占军毫无怨言,一个人默默坚守在实验室里。

在刑侦支队办公楼,DNA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长明。罗占军如饥似渴地钻研学习新技术,在提取、检验、比对等重要环节上下功夫,很快锻造了必不可少的“杀手锏”。

在襄州区发生的一起杀人案中,警方从现场艰难地提取到一份生物检材。为了尽快锁定嫌疑人,罗占军准备好几盒方便面后,一头扎进DNA实验室里。经过两天一夜的实验操作,罗占军终于认定了嫌疑人,使案件迅速告破。

DNA实验室建成以来,在襄阳公安侦破重特大刑事案件中多次发挥关键作用,为襄阳市实现2015年以来连续六年命案和有影响恶性案件全破提供了强力支撑。

多年来,罗占军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、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3次,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、全国优秀人民警察、湖北省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、“湖北省最美警察”,被公安部授予“二级英雄模范”称号。



原文链接:一腔热血守护公平正义 ——记公安部“二级英雄模范”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罗占军-平安襄阳网 (xiangyang.gov.cn)


联系我们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,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103室 

电话:027-83692642   邮编:430030  

主任信箱:bxiong@hust.edu.cn

Copyright © 2024 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